我坐在躺椅裡面,喝著咖啡,翻著投放到大螢幕上的影片目錄,已經翻了3分鐘了,可是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可能是因為剛才的11071的求助訊號讓我有了危機感,Cube可能感覺到了我的遲疑問我:
“Kurt,你想看看輕鬆點的還是緊張一點的內容? ”
“我想想.... 輕鬆點的....? ”
Cube突然打斷了我:
“對不起Kurt,我剛收到勘測報告, b-19997的數據有點有趣,你要看看么? ”
“好,怎麼個有趣? ”
“幾次分析都顯示主要是矽酸鹽,但是有1次返回的數據有點奇怪....”
Cube一邊說著,一邊把數據顯示在大螢幕上。
我看了下數據,確實有點奇怪,顯示的光譜顯示是有輕質金屬,看起來像是鋁或者鈦。
“好奇怪,沒見過這種返回,是不是數據出錯了? “我自言自語。
“需要我飛近一點嗎? “Cude問。
“我們現在離它有多遠? ”
“180萬公里。 ”
“Cube,把重力關掉,打開窗戶,我想看看。 ”
“好的。 左邊2號舷窗“
Cube關掉了離心重力系統,我把飲料包吸在休息臺上,蹬著飄向舷窗,Cube已經把搖臂望遠鏡移動到舷窗邊,我抓住望遠鏡扶手望向那顆小天體,第一反應是:這個小行星表面似乎反光強一點,不像別的坑坑窪窪的小行星很少反射光線一片黑。
“Kurt,我有勘測計算機獲取的更高解析度以及光譜合成的圖片....”
Cube一邊說著,一邊把圖片放到大螢幕,我回頭看了一眼,果然是一個表面相對光滑的小天體,而且泛著淡淡的白色,應該是矽酸鹽質體的行星,但是為什麼會有輕質金屬的光譜返回呢?
“Cube,能夠再做幾次掃描么? ”
“可以,大概需要1/8個時鐘周期,結果出來我再告訴你。 ”
“好,打開重力吧”
我抓住扶手把自己恢復到正確的離心重力的上下位置,Cube關上舷窗開始慢慢啟動重力,我走回躺椅想繼續翻影片目錄,卻發現自己有點心不在焉,畢竟,這種發現在我的勘探生涯出現的次數很少,有金屬的小天體不少,但是有輕質金屬的不到5 個。 這種天體被標識並定位之後,會發送回公司的資料庫,然後公司會將數據上報到聯儲和遠洋勘探委員會,並提交足夠數量的探測光譜證據和發現的勘測飛船所在的銀道坐標,以及勘探飛船有人類船員而非機器人的證據,而委員會則會根據這些證據對小天體的歸屬進行判定,基本上就是哪家公司先發現的就是標定開採權屬於誰的, 同時公佈一些已經勘測過判定為“目前暫時沒有開採價值”的星體數據和所屬勘探者。
作為勘探公司,主要的商業價值就在於需要證明的就是這個小行星是自己先發現並註冊的,即使最早的勘探標識為無開採價值,而後來發現有價值,早前的標識者也有優先買斷的權利和至少5% 的分成,曾經出現過一些勘探公司的造假行為,靠著僅有的幾艘勘探飛船進入某一個區域,對於別的公司已經勘探過並歸類為不符合開採價值的小行星,人為造出一些假數據來讓這些行星符合規定的開採價值並藉此更新這些小行星的歸屬為自己,然後等待買家購買開採權,這種造假曾經風靡一時,但是隨著真相被識破,造假的公司一一被強制關閉, 資產和在外的飛船全部拍賣,小行星擁有權還原或者拍賣,參與的人全部入獄,這種現象才慢慢被杜絕。
“Hi Kurt,數據出來了,大部分是矽酸鹽的光譜反饋,但是還是幾個數據顯示有輕質金屬的光譜反饋。 ”
“好奇怪,我看一下....” 我掃了一眼數據,確實如Cube所說,有金屬類別光譜。
“Cube,現在有更清晰點的照片么? ”
“有,我放到螢幕上給你。 ”
我翻著照片,放大再放大,這是一個滿規整的土豆一樣的小天體,似乎有經受過高溫,表面的矽酸鹽類好像融化掉又重新凝結,外觀偏白並且光滑不少....
“Cube,能看到金屬類別的光譜是從哪個部分返回的嗎? ”
“可以,從數據看在這一塊區域...”
Cube 把其中幾張照片置頂並攤開,劃出了測定出金屬光譜的區域,我仔細翻看著,突然發現有一個地方有點影子,有點像是凹下去的隕石坑,又有點像是長了一個小凸起,還是有點遠看不清。
“Cube,這是什麼? ”
“我不知道,但是數據顯示金屬反饋的區域在這個地方的重合度為76%。 ”
有點意思,我突然開始心跳加速了,會不會是這塊小土豆其實是金屬的,但是矽酸鹽的外殼包住了它,只有在這個地方金屬核心露出了地表?
“Cube, 我想靠近點看看。 要多久? ”
“大概8個時鐘週期可以到達安全近距觀測距離。 ”
“好,我們去看看。 ”